《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 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省财政厅厅长 谷剑锋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成熟、基层网点覆盖面广阔、与“三农”深度融合,是财金协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省委深改委将“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纳入2025年改革要点;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全覆盖”。
2022年以来,我省在全国首创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在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分险、增信、赋能等作用,依托农业保险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对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聚焦破解“三农”多元投入难题,认真谋划创新政策举措,研究起草了《实施意见》,2025年9月15日经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农业保险+”改革作为财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在全国是首创首试。该项改革的推进实施并持续深化,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有力保障。
在改革目标上
到2025年底,实现“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全覆盖,“农业保险+”改革全面推开;到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余额力争达到3万亿元,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超350亿元;到2027年,“农业保险+”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实现乡村振兴投入可持续,助力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在改革举措上
主要包括4项行动、20项具体举措。
一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元融资行动。以“+一揽子金融产品”为主线,通过设立“政保贷”综合金融产品、实施“农业保险+”专项担保计划等方式,打通“+信贷”“+担保”“+基金”“+期货”等政策存在的难点、堵点,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二是实施“农业保险+”多维赋能行动。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农业保险+”版块,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开发农业企业科创保险产品、创新文旅保险体系、推广数据资产运用等,在不同维度上拓展数据、科技、平台、文旅、资产等要素资源,为农业保险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场景、开辟更多路径。
三是实施“农业保险+”多链融合行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生态链、技术链,推广“一链一险”模式,提供“种、养、加、储、销”全链条保险服务,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深度挖掘农业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行“专家+农技员+协保员”协同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四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层次覆盖行动。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商业险共保模式,持续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深化民生保险试点,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加强基层农险服务队伍建设,夯实“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保障措施上
省级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完善保费补贴、奖补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各地改革支持力度。各地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贴息贴费、补充资本金、风险补偿等方式强化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改革。同时,加大宣传、解读和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切实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政策协同,扎实推进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努力为财金协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更多“安徽样板”、提供更多“安徽经验”。
https://www.ah.gov.cn/zmhd/xwfbhx/56546357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