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打破垄断!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安徽诞生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成立以来,聚焦引团队、建平台、强攻关、促转化等任务,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取得一批填补空白、打破垄断重大科研成果。

  据介绍,五大研究院获批纵向科技项目经费2.3亿元、横向项目经费2.81亿元,并自主布局科研项目400余项,形成自主研制“高功率长脉冲回旋管”打破国际垄断、“7T小孔径动物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磁体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可穿戴康复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重大科研成果。这些研究院还孵化了一批掌握关键技术的科创企业,申请专利1268项,授权专利370项,转化99项,转化金额2.39亿元,转化合作成立新公司40家,其中部分企业已获融资、总估值超64亿元。

  在这些成果中——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200kW船用纯氨动力系统工程样机、单机制冷量国际领先的压缩膨胀一体式制冷机。

  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可见近红外谱段偏振相机实现国产化替代,研发了AI+磁共振成像新技术为髓母细胞瘤的精准医疗开辟新途径。

  大健康研究院发现结直肠癌中微生物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干预方法,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建成生物医药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服务研发平台,对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近千项,招引落地企业37家,获批创新药IND(新药临床研究申请)8个。

  数据空间研究院发布我国首个复杂网络计算平台“罗盘”,助力科研创新提速。

  环境研究院转化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系统等成果打破高端激光气体检测设备海外垄断。
0928d9b417961e24dbfc888958480457_720.png
a94b391bde6bd338c32ce85816fd799e.gif
c5b8932ad85d58ac9880ce26822d1386.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