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21世纪将是一个大健康产业获得极大发展的时代。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这才是大健康产业最大的商机。

当下,大多数人的共识是医药事业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黄金行业。如果把整个大健康产业比做海上的一座冰山,那么,治病救人的医药事业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治未病的保健事业尚且沉在水面下的部分大得更加惊人。国内的众多医药企业虽然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之路,但大多已经开始反思,谋求转型。

无疑,大健康产业是21世纪经济的核心产业,是其他产业突破困局的催化剂;就像网络对各行业的影响一样巨大。日本等国已经将大健康产业列为重点投资对象,如果说美国靠软件产业异军突起的话,谁又能否认日本借大健康产业复兴的野心呢?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科技领先未必就是未来的大赢家,率先应用才能占尽先机,而拿来就用本来就是日本人最擅长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成本低、获利丰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Zane Pilzer)在《财富第五波》(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一书中曾预言,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年产值将达1万亿美元。而在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也正在日益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1~10月,全国仅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就达到 5,073.80亿元,同期增长25.87%.投资者也毫不掩饰对健康产业的关注与偏爱。2007年内,佳美口腔、九州通集团、蓝韵医疗等一系列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均是明证。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前11个月中,仅针对生物/医药类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额已经达到9.35亿美元。

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2010年3月12日上午,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科技部社发司生物医药处张兆丰副处长介绍了科技部推动“大健康”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大健康”产业涵盖的领域很广,其产品领域包括医药产品、生物产品、化妆品、保健(功能)食品、绿色食品、器械以及与健康有关其它全部产品等,健康产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大健康产业是21世纪的核心产业,科技部提出要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创立大健康产业化基地,鼓励和支持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和科技进步。

大健康药品销售企业集结大健康

做为一种医改政策的应对之道和未来发展的立足根本,业内对大健康药店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由治病为主转向以防病为主,以预防保健为先。新型药店不仅仅是在卖药品,同时也在营造一个大健康的概念。在“为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定位上,药店通过普及保健知识,让老百姓学会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保健产品;不仅把日用品搬上药店的柜台,而且还要把药店打造成便民超市、健康超市。这种复合型的百货药店,比单纯经营药品的药店将更具竞争力。这种药店结合商超的方法,是药店发展最为理想的出路,可以打开药店所面临的困局,使药店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业内专家强调,因经营理念和模式不同,药店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状况来选择大健康产品的组合或者主打项目。同时,随着经营的深入,很多药店也开始对大健康产品不断细化。

然而今天,当曾经火热的价格战归于平静,“跑马圈地”也不再被当作企业能力的象征时;当众多药品零售企业遭遇了政策、市场等多重压力,期望另辟蹊径以柳暗花明时,“健康”再次被摆上了众多药店老总的案头。他们摩拳擦掌,希望能借“大健康”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愿景是美好的,可现实又如何呢?随着竞争不断加剧,许多药店,尤其是原来的一些大型药品超市借助于自身的面积优势,把产品线从疾病的治疗拓展到疾病预防、保健养生、护肤美容等领域,服务也从单纯的药学服务拓展至众多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如开设亚健康检测中心、孕婴馆、美容美体馆等。有业内人士人认为,这种“大健康”式的经营方式将成为药店突破瓶颈的利器。近一段时间,“大健康”成了媒体热议和业内追捧的对象,大有“乐观一边倒”的趋势。

这些困惑也是每一个后来者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但解决方案也会出现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

大健康医疗、体检机构建设大健康管理模式

分区管理: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企业→职工、医院→病人的分区管理。

分层管理:非职业人员(老、幼、学生)、在职职工、专家领导的分层管理。

分类管理:临床医疗、慢病控制、公共卫生、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的分类管理。

分项管理:治病、防病、宣教、医保、服务、管理、科研等项的分项管理。

以其三级医院为技术核心,覆盖其他相关社区医疗机构。将行政管理和业务支持,集中在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框架内。

大健康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形成背景,同时,推进大健康管理模式的相关服务,为构建管理模式做出了贡献,各方也从中获得了收益。

中华企业资源网.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