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绿色化持续发力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以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走向市场,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传统产业改造空间大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巨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依托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绿色化改造,不仅能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还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通过应用实时监控、模拟仿真、智能控制、智能决策、系统优化等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行业生产运营模式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减污降碳。比如,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建立高炉数字孪生体,实现高炉生产过程的虚拟—现实映射,通过模拟、分析、验证等方式选择最优生产参数,可以显著提升冶炼效率、铁水质量稳定性,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和碳排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说。


  作为高耗能行业,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此外,废钢循环使用量相对不足也制约其转型进程。为解决上述难题,华为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5.5G专网超低时延、超高可靠以及超大连接优势,部署新型控制架构、“5G+AI”废钢定级等应用,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此前,废钢定级主要依靠人工,存在安全风险高、主观判断因人而异等问题,5G与AI相结合让废钢质检作业逐步告别“凭经验、靠肉眼、做抽检、难定量”的作业方式,该项目在2022年实现废钢循环回收25万吨。


  “该项目的收益主要体现在降本、增效、提安全上。后续,我们将实现从宝钢到宝武再到全国钢铁行业的复制。通过对新型控制架构进行国产化替代,每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0亿元。”该项目负责人透露。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落地见效,提升新型工业化含绿量。统筹推进工业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


  同时,推动重点行业和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布2024年工信领域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持续创建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地区创建“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


绿色产业强势崛起

  在“双碳”战略支撑下,新能源产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绿色新能源产品引领绿色未来,日益成为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比上年分别增长30.3%、54.0%、22.8%,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等绿色能源相关产品生产保持高速,产量分别增长35.3%、28.7%、36.9%。


  “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为2.7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3.1%。全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超过14亿千瓦,占比过半。”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说。


  在河南洛阳,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将闭库尾矿库改造成光伏发电厂,计划总装机量超过30兆瓦,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同时,利用厂区屋顶条件及光照资源条件上马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建设装机目标31兆瓦,采用自发自用、全额消纳的方式,有效降低火电投用。目前洛阳钼业(中国区)年降低电费成本364万元,减少碳排放380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0余吨。


  新能源汽车在2023年交出了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的成绩单。单体能量密度每公斤360瓦时的半固态电池也在2023年实现装车应用。“我们组织行业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开展调研,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制约因素。从研究结果看还是比较乐观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销将达到1150万辆左右的规模。”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特别是以内销为主的企业还没有实现盈利,部分地方和企业还存在盲目上马、重复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情况。


  工信部将落实落细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开展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保持产业稳定运行。“要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防范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汽车产业是一个国际化产业,我们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发展,倡导协同创新,推动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辛国斌说。


数字化与绿色化加速融合

  数字化在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的同时,也要注重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新能源接入和节能技术改造,提升数字产业自身的绿色化水平。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强绿色设计,加快高能效、低碳排的算网存设备部署,推动软硬件协同联动节能。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海洋、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优化算力设施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碳利用效率,提升算力碳效水平。


  “数据中心是高能耗产业,要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绿色运维管理体系,加快现有数据中心节能挖潜与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健全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评价体系和能源资源监管体系,打造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绿色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面向算力应用环节的计算绿色化白皮书》提到,行业在推动算力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关注点仍主要停留在可再生能源生产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上。白皮书表示,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分析绿色算力产业链,实现更大程度的总体节能减排效果,需要重视“端到端的绿色算力”。


  白皮书指出,业务应用环节中算力利用效率较低,当前尚未被产业界足够重视。端到端的绿色算力,指的是覆盖从电力生产、算力生产到业务应用的各个环节。通过上下游合作、软硬件协同的方式,推动算力更高效、更节能地支撑业务并产生价值。相较于绿色数据中心的概念,端到端绿色算力实现了流程环节、实现方式和目标三方面的扩展。


  “我们研发的绿色计算是在使用绿色数据中心的前提下,通过蚂蚁本身全套高质量软件栈的能力,包括计算平台系统架构升级、业务软件更新以及业务应用与平台系统协同设计等方法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宋顺介绍,这套聚焦于资源提效的“绿色计算”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蚂蚁内部的业务场景中。通过绿色计算,2022年蚂蚁集团的资源利用率已达到2019年的3倍,并在当年“双11”期间利用该技术节省电量153.8万千瓦时,减排947吨二氧化碳当量。

1641963233650230.pn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