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热议:如何打造“这么近 那么美”的合肥旅游新形象
田园风味的休闲采摘、慢时光的乡村民宿、复古又新潮的文创园……随着合肥市推进文旅融合的步伐加快,在市民身边涌现了一批“网红打卡点”。
在正在举行的合肥市两会上,多名市政协委员围绕“网红打卡点”各抒己见,努力让群众有更多可去、爱去的地方,打造“这么近、那么美”的合肥旅游新形象。
打造区域品牌联盟 用“流量”赋能网红点
官亭林海、云里安凹、小岭南、马郢……当前合肥有了一批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在“网红点”加速涌现时,如何更具鲜明特色,避免同质化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市政协委员孙功兵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网红打卡点”特色化发展的提案》,他建议,打造“网红打卡点”,最忌“千点一面”,必须加强创新,打造有辨识度的特色打卡点。
“要让网红点有个性,就要融入地域特点的农耕文化、美食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实行差异化发展。”孙功兵建议,通过美食营销、节庆营销、直播营销等各种新活动、新业态,在“乡村+旅游+养生+研学+创意+野趣+文创”等模式上挖掘特色,打造多元个性化的“网红打卡点”。
藏族小伙丁真用“流量”赋能,让他的家乡甘孜理塘火遍了全国。孙功兵建议,合肥在打造“网红点”时,在利用官方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的同时,要借用新媒体的“流量”助力,进一步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各种平台,面向长三角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营造出“这么近、那么美”的合肥旅游新形象。同时建议对“网红打卡点”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营销,打造区域品牌联盟,塑造环巢湖旅游的共同特征,推出精品线路,让“网红打卡点”串点连线、长藤结瓜。
串连成片 打造合瓦路网红街区
每逢周末或假期,合肥的“罍街”“贡街”网红打卡街区就人头攒动,人气十足,这样的特色街区打卡点受到市民欢迎,成为市民身边的“网红点”。
市政协委员王勤带来了一份《关于将合瓦路打造成网红打卡街区的提案》,建议利用合瓦路现有的建设基础,打造一处全新的城市网红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瓦路是于2004年改造的一条长约2100米、宽约30米的道路,南到阜阳路(北一环路),北至北二环路。“合瓦路在改造之初就定位为庐阳区北部商业大街,当前周边有庐州意库、庐阳建华文创园等文创聚集地,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人气,具备打造成网红打卡街区的基础。”王勤建议,通过对合瓦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街景亮化等升级打造,将周边零散的文创场所串连成片,形成一个新的网红打卡街区。
文创产业“下乡”要打好“组合拳”
合柴1972、庐州意库、长江180艺术街区……这些文创园区已经成为合肥人周末游的热门选项。今年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建议以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合肥旅游发展。其中,市民革针对文创产业与乡村旅游如何深度融合这一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议。
在前期的调研中,委员们研究了国内多个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典型实例,如辽宁沈阳沈北新区“稻梦空间”、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用文化唤醒乡土,以创意激活乡村”文创项目等。在他们看来,文创产业之所以能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展现勃勃生机,一是准确契合了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二是充分发挥了乡村文化资源。
结合崔岗艺术村、三瓜公社等已开展的文创小镇项目,市民革建议:文创产业“下乡”要打好“组合拳”,抓好“内容”和“人才”两张牌。
在文创内容上,要让旅游者实质地接触与了解农业生产、农村文化与生活,通过供求双方的互动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形态;在人才招引上,建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寻找愿意为山野田间真诚奉献的“人”——发挥现有的驻村书记、工作队等人员的资源和潜力,串联好文创投资人、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文化工作者,认真孵化优质文创产品,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
将非遗元素注入旅游 展示出“别样的合肥”
关于合肥特色街区的建设,市民进带来一份《关于从宁波街区建设看合肥特色文化街区创变思路的提案》。
多位委员表示,“宁波老外滩”是外国人看宁波、宁波人看世界的窗口和平台,建议借鉴“宁波老外滩”经验模式,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最新经营管理模式,讲述发生在合肥大地上的壮美神奇故事,逼真、生动地展示出“别样的合肥”。
全市目前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这些非遗资源是合肥的一笔宝贵文旅资源。
市民进建议利用技术革新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采用情境体验、创意理念、个性创意商品以及丰富的演艺形式,将合肥静态的非遗文化资源活化,提升旅游品质。同时还建议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文创产品专家导师团队,为文创产品生产制作单位实施创意设计计划,解决街区文化礼品与现代时尚消费需求脱节、品牌意识缺乏等问题,提升街区文创旅游产品的层次,让文化街区更好地传承合肥地方特色文化,呈现这座城市的新气象和活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