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 资助实施细则》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

2018813日,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肥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合人社秘〔2018368号),每年评选出100个左右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经评审按创业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资助,重点资助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或带动大学生就业发展的项目。自文件实施以来,对帮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效果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 》(合政〔2014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工作职责,我局积极开展了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评估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2018年起,我市已连续四年对全市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为充分了解被扶持项目的发展情况,进一步体现就业补助资金在促进创业工作的积极效应,20217月,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助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NO.2021123),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对本辖区内获资助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范围是2018年、2019年获“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项目”。评价方式主要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同时填写企业经营情况表。

20182019年全市共有147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获得“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助”,资助金额为689万元,其中123个项目按属地管理分别由所在地县区负责绩效评价,另外高校类的24个创业项目交由瑶海区和新站区负责评价。经核查:获得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资助的企业正常运营有113个,占比77%;已注销的有18个,占比12%;其它一些情况(比如法人变更或失去联系等)的还有16个,占比11%

二、实施效果

总体上看,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资助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县区受资助的企业中77%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共计带动就业人数为2800多人。并且,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些企业营业总收入、年度税收等指标继续保持正增长态势,创业扶持资助成效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较好的项目,资助资金在项目扩大规模、新增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与区域发展较为契合的一些企业积极性会更高,从而会有更多成长空间

大学生创业扶持资助项目是一项真正惠及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民生工程和项目,不仅仅是体现在拨付的补助资金上,在项目评选的过程中,创业者们也都能各有收获,开阔创业眼界、拓展创业渠道等等,这些会为他们在以后的创业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提供了基础。所以该惠民项目可以一直保持下去进而形成合肥市创业工作的一大品牌,同时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完善项目管理,进一步扩大就业补助资金在促进创业工作的积极效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案上看,所出现的问题大致可归为几下几类:

1、进入破产注销程序的企业在申报项目资助时就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或为刚刚起步、经营模式单一、商业模式不明确,或为市场前景一般的企业,加之受疫情影响,所以这些企业即使已经获得了资助也无法继续生存。而原法人出于自身原因(大多是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的原因)退出或注销该项目企业的也需引起足够重视,这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创办企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经营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2、由于科创类企业较传统企业创新优势明显,对于5年内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会是他们创业优先考虑的企业类型。但如何把握好单一市场,解决好客户痛点,以实现企业业绩的增长,这也就要求高校毕业生更强的创造力和经营分析能力。否则,如果其在校期间未涉足生意场或个人周边环境不是做生意的环境,社会经验的欠缺会导致他们更加难于驾驭科创类企业。(例如庐阳区有将近半数的科创公司无法继续运营)。

3、传统企业和服务类行业本身缺乏竞争力,部分创业项目入门门槛不高,没有核心技术支撑,所以与其它企业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并且服务类行业也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无收入还需支付高额的运营费用,由此导致这一类型的部分企业最终走向破产(例如蜀山区8家服务类企业)。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需要作出说明的,就是现因国家政策调整规范校外培训,拟转型开展音乐、美术类素质教育培训,而受疫情影响,目前已停止一切线下培训。

4、创业企业的扶持资金在使用上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由于扶持额度与实际运营所需费用相比较低,企业仅将这笔资金视为奖励,未能有效用在企业的有序经营中。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合法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满足审计要求。要看项目的立项是否合法合规,相关部门管理是否到位,计划是否按时按量完成,资金使用效果如何等等。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实现营收大幅增长,但在带动就业方面并不显著,有的参保率也比较低。

四、工作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1、对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为了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同时营造良好的创业大环境,一方面需要持续跟踪了解高校毕业生在创业中的真实需求,强化与其的沟通交流,加强专业性指导,另一方面要抓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特训营等工作的切实落地,在资金和创业意识等方面给予创业者全方位的支持,把握创业细节,提高创业成功率。

2、需要精准对接驻地高校和创业孵化基地等大学生聚集区,同时努力提升该项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把更高的补贴资金向市场前景良好、优质新颖且急待资金的初创项目中倾斜。例如在项目评选安排中,就要求所有申报的企业参加路演进行项目展示而不是仅以专家进行审核和判定。而在资金使用上看,获得3万、5万资助额度的企业多将其视为“奖励”而非扶持资助,所以提高资助额度的前提还是要提高资助门槛,为更多好企业提供帮助,扶持壮大,且可分等级进行长期帮扶。

3、被扶持企业建议与当地发展方向相契合,如三大开发区发展科技型、制造业企业,服务业集聚的区可以优先扶持服务业企业,被扶持企业在契合所在区县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好的发展。各县区还需要加强与资助项目的日常联系,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推送新政策和新服务,而在给到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对企业和项目进行长期跟踪和考察,促使项目资助企业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且可以参考银行“贷后管理”模式,将创业项目扶持资金统一管理、明确用途,受资助项目凭购买固定资产、采购原材料、进货等购销合同进行支取,确保资金精准使用在企业运营上。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1227

微信图片_20210604100139.png

1111.gif

微信图片_20210816151816_副本.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