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科技国际传播中心为何选择安徽?
“人造太阳”点亮未来能源之光,“量子计算”重塑信息时代边界,“芯屏汽合”打造新兴产业地标,“科创雨林”滋养无数创新梦想。安徽,这片创新的热土,又迎来新的时刻。11月9日,在2025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上,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携手共建的科技国际传播中心落户安徽,正式启航。为什么是安徽?这个曾经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闻名的中部省份,何以能担负起向世界讲述中国创新故事的崭新任务?答案,就藏在近些年安徽蓬勃向上的科技脉动中。
底气,来自 “硬核”安徽科技传播的生命力源于真实厚重的创新实践,而安徽恰恰拥有最坚实、最前沿的“内容库”。这里,是“大国重器”的国家队。“十四五”期间,安徽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领域实现世界领跑,成为全球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核心承载地,“东方超环”的持续突破让中国聚变能商业化进程走在国际前列,深空探测实验室的“天都”试验星完成我国首次绕月编队飞行,一系列“安徽原创”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最具分量的“中国故事”。这里,是“新兴产业”的集聚地。“芯屏汽合”已成现象级产业地标,从突破封锁的国产芯片到驰骋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安徽智造正嵌入全球产业链。高温合金叶片点燃国产大飞机“心脏”,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打破国际垄断,智能语音技术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硬核成果,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顶流”素材。当安徽以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崭新姿态屹立于新时代,让世界读懂安徽科技、让安徽科技走向世界,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使命。科技传播中心的成立,并非偶然的“无源之水”,而是安徽科技创新成就“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是这片热土与生俱来的“科里科气”气质的最佳注脚。
声量,来自“会讲”的安徽好的故事,需要好的讲述者。安徽不仅善做“实干家”,也正成为出色的“演说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科技国际传播中心由安徽新媒体集团(安徽国际传播中心)负责日常运营,作为安徽省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安徽新媒体集团近年来深耕国际传播领域,组建安徽国际传播中心,构建了多语种、多平台、立体化的传播矩阵,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传播实践经验。“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中国科技国际传播的‘安徽样板’。”安徽新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陈宝红表示,“我们将聚焦科技领域,探索‘科技+国际传播’新范式,打通科技创新与国际传播的壁垒,实现双向赋能、同频共振。通过专业化、体系化、常态化的传播实践,让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创新生态的软实力,让中心成为展示中国高水平科技形象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面向未来,科技国际传播中心将着力打造四大核心平台:科技成果国际展示平台,让重大科技突破被世界看见;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外科技界搭建沟通桥梁;科技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培育复合型国际传播生力军;科技传播智库服务平台,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外宣提供决策支撑。
远见,来自“有为”的安徽科技国际传播中心的落地,是安徽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向世界张开怀抱的远见之举。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超级连接器”,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科技与公众,连接现在与未来。通过科技国际传播中心,可以让安徽的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成果,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中国话题”;让安徽的创新生态,成为全球人才向往的“创业热土”;让安徽的科技故事,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叙事”。从这里开始,安徽的科技之声将传得更远、更响、更深入人心。我们邀请全球网友“云参观”量子实验室,用动画解读“人造太阳”的原理,用多语种短视频讲述安徽科研工作者故事……安徽不再只是科技创新的“参与者”,更是中国科技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安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广结国际科技传播的“朋友圈”。举办高端国际交流参访活动、组建专家智库提供智力支撑、培养科技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构建“成果展示+供需对接+招引落地”三位一体服务平台……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共享安徽科技创新成果,共同书写全球科技文明进步的新篇章。“让安徽科技之声传遍全球,让中国创新故事深入人心。”未来,科技国际传播中心将成为推动中外科技交流的“加速器”,促进文明互鉴的“催化剂”。
因“科”而兴,乘“势”而为。科技传播中心落户安徽,是实至名归,更是时代选择。在这里,科技传播不再是单向的宣介,而是一场科学与公众的双向奔赴;创新故事不再是枯燥的数据,而是有温度、有情怀的生动叙事。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植根于安徽的中国创新故事,漂洋过海,打动世界;让我们共同见证,科技国际传播中心在安徽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记者 徐慧媛)
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317792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6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