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0月29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安徽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成就。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勇担使命、锐意进取的五年,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安徽贡献

安徽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实现“世界领跑”。在量子信息领域,推动建设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天元”量子模拟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祖冲之三号”“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在聚变能源领域,“东方超环”创造“亿度千秒”新的世界纪录,全国首创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聚变能商业化进程走在国际前列。在深空探测领域,成立深空探测实验室,自研“天都”试验星实现我国首次绕月编队飞行,“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实现“用月球的土,烧月球的砖,建月球的家”,向人类在月球上“就地造房”的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科技型企业成倍增长,“主力军”队伍持续壮大。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达到2.3万家,是2020年的2.7倍。先进工艺动态存储芯片、高温合金叶片、九韶内核软件、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等一批技术和产品打破国外垄断,OLED显示玻璃等世界领先……全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战果累累,一批“卡脖子”难题接连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5.7%提高到51.5%。

近年来,安徽研发投入争先进位,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强劲支撑。数据显示,安徽省R&D经费投入总量从2020年的883.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96.2亿元,由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9位,年均增速达到12.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在金融支持方面,安徽不断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型企业贷款接连跨越7个千亿元台阶,2025年上半年达到875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科技打头阵,紧紧扭住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和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安徽实践具体路径两大牵引性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规划蓝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目标实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力量。”安徽省委科技办主任、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说。(记者 汪应智 许梦宇)

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3164901.html

0928d9b417961e24dbfc888958480457_720.png

a94b391bde6bd338c32ce85816fd799e.gif

c5b8932ad85d58ac9880ce26822d1386.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