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发展展望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部署启动之年。展望2025年,低空经济将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机遇。
1、整体发展路线图即将绘就
低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顶层政策的有力引导和统一部署。随着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司的设立,国家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低空经济专班和领导、协调机构的设立,国家层面的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有望编制,有关部委的具体措施将加速出台,法规标准体系、空域管理改革、低空装备制造、安全监管体系、适航认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体系将整体协同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即将绘就。
2、各项发展规划有机衔接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制定、部署之年。低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工作即将启动,要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衔接,紧密结合低空经济特征和我国发展实际,强化规划引领和基础理论研究,与现有各部门、各层级的相关规划有机衔接,形成各项任务落地的制度保障,助力低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3、低空关键装备实现突破,适航审定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5年,低空经济所需关键技术装备有望列入国家专项、和国家各项研发计划,中大型无人机、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低空装备向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深入迈进, “运行风险、分类管理”的无人机适航审定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有望建立,为我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重要保障。
4、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将进入快车道
2025年,随着低空空域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随着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城市的确定和各项任务的整体推进,各类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国家有关政策支持下快速推进。通用机场审批流程将进一步简化,建设布局更加合理;新型起降设施规划建设进度将进一步加快;以智能网联为代表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在各方的支持下体系架构更为完善,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军地民设施数据共用共享,更好地服务空域管理部门、服务各个监管部门和广大用户,为低空飞行提供全方位保障。
5、融合发展激发市场需求
2025年,低空经济与文旅、体育等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深入,空中观光、飞行赛事等需求将有大幅跃升;低空经济对固定基础设施依赖低,低空+农业、低空+物流、低空+应急救援、低空+工业巡检、低空+城市治理等融合场景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常态化发展。
6、低空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随着教育部批准高校增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不仅是填补人才缺口的现实要求,也是以更强的人才链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深融合、优化低空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长远考量。2025年,低空人才培养体系将更加完善,各级别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将相互补充,扩大低空人才队伍的供给。
总体来看,2025年,影响低空经济发展的五大要素,即空域、航空器、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法规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条件进一步齐备,低空经济在2025年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结束语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处在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阶段,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全球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来看,通用航空产业自其诞生起便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的耐心产业,而低空经济更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稳步发展的耐心经济。当前,低空经济正在多驱动力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呈现运营主体社会化、技术路线多元化、应用场景复杂化、管理体系多极化的新特征,加快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可以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行业治理逻辑的重构,带动标准体系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飞行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市场商业规模的扩大,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