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请查收《合肥市种子基金申报指南》

为帮扶初期创业企业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

加大基金扶早、扶小、扶优力度

解决“最初一公里”融资难的问题

合肥市设立种子基金

与高科技专业人才共同参与创业

2022年4月26日

《合肥市种子基金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并将于明天起施行


合肥市种子基金的支持对象有哪些?

基金的申报方式是什么?

项目的遴选和决策又是什么过程?

……


特整理一份申报指南

请各科技创业团队查收~

(P.S.文末附《合肥市种子基金管理办法》

及《种子基金入库申请表》,可下载)




★合肥市种子基金申报指南★


合肥市种子基金以“原始创新、源头创新、集成创新”为主要投资标的,支持科研项目就地转化,支持科技团队就地创办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引导新兴产业集聚。

——《合肥市种子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早”——助力转化,早期扶持


当前,合肥已设立的基金体系中,尚无专门扶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项目在转化初期但未创设企业的科技团队或针对运营时间不满一年项目的专项基金,种子基金有效填补了这一空白。


种子基金加大“扶早”“扶小”“扶优”力度,推动在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较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更为早期,在项目“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


种子基金择优支持的科技团队需符合哪些条件?

1.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或优胜项目团队;

2.大院大所、科技龙头企业所举办行业赛事的获奖项目或优胜项目团队;

3.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包括海外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优秀本科毕业生;

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科技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两院院士、行业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优秀大中型企业高管等人员;

5.具有职务科技成果的高校科研院所、院(校)地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副高及以上科研人员

种子基金的投资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注册地在合肥市,且实际运营时间不满一年

2.科技团队在其创设企业中持有股权不低于30%

3.科技团队携带的科技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属领域符合合肥市产业发展规划。

——鼓励回购,灵活投资

种子基金持股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最长不超过8,可以通过股权上市转让、股权协议转让、回购及清算等途径,实现投资退出。

种子基金鼓励和支持科技团队回购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科技团队回购股权按照投资协议约定的退出条件和价格执行。种子基金风险容忍机制允许基金出现最高不超过50%的亏损,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予以评定。

种子基金的投资运作模式?

1.直接股权投资、可转债投资

2.与各县(市)区、科技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主体合作设立参股子基金

种子基金投资额度?

1.种子基金投资单个企业的投资额度不超过200万元,累计持股比例原则上最高不超过40%

2.种子基金参股子基金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30%

种子基金投资项目或参股子基金采取事后备案制,基金管理机构每半年度将投资实施情况报市委科创委办公室备案。

——资源整合,机制联动

为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三就地、鼓励科技团队创新创业、扶持早期小微企业的引导作用,种子基金由市委科创委办公室监管、市科技局指导。

同时,市产投集团有效整合相关资源,联动旗下科创集团、创新投、产投资本、国正资产等公司,发挥投资经验优势,共同投资运作种子基金,推动项目就地转化。

基金申请流程

01

种子基金申报

1)可由市科技局集中推荐申报,归集至种子基金项目库;

2)也可通过院(校)地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向基金管理机构申报;

3)或由科技团队可直接向基金管理机构申报。

种子基金项目实行常年申报,集中评审。

P.S.也就是说,如果有意向,只要符合条件,随时都可以申报~

02

种子基金项目遴选

1项目筛选:基金管理机构对集中申报的项目资料和方案进行分类整理,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初步筛选。

2尽职调查:对经初步筛选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并提出投资建议。

03

种子基金项目决策

1专家评审: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和所处行业,建立产业、行业、技术类专家库,结合种子基金拟投资企业的尽职调查报告进行独立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

2决策审批。基金投委会审查项目尽职调查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并对投资和退出方案进行审批。

AT LAST

奖励机制

1)业绩奖励。被投企业在种子基金投资之日起至6年内(含6年),当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且累计实缴税金达到投资金额的两倍,科技团队以原始出资金额回购种子基金所持的80%的股权,种子基金有权保留所持20%的股权。

2)回购奖励。科技团队可在投资6年内随时回购种子基金持有股权。科技团队回购价格为种子基金原始出资额加上一定资金成本。

以上就是种子基金申报指南

的大致内容啦~

如需申报

以下载文末附件申请表

填写后发送至邮箱:757520316@qq.com

如需了解更多情况

欢迎致

联系方式:0551-64651822


微信图片_20210604100139.png

1111.gif

微信图片_20210816151816_副本.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