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合肥】​合肥地域文化的现代思考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创造的具有鲜明特性的文化积累的存在形态。这种文化是这一区域的区位优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从古至今的一切文化遗产的累积,并且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客观存在。


QQ截图20210221221656.png

图片

合肥地域文化总体印象


合肥作为一个地处南北交会的且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城市,在一方水土滋养的文化积淀方面,到底有哪些至今仍散发着光芒的文化现象?有哪些可供传承的文化遗存?有哪些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文化精神?
认真思考和研究一下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推进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一座城市要想获得有后劲的长远发展,十分需要从自身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中吸取充分营养,而自身文化则是其发展的根基。
合肥是一个地域文化非常优渥的地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古代一位在合肥成事的军事家所写的诗句。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的无病呻吟,而是一位“武夫”的由衷感叹。他就是三国名流曹操。曹操父子在合肥留下了许多关于“文”的故事。一个尚武之人能把“文”做得有声有色,这正是合肥人传承至今的特色。
曹操永垂青史的《短歌行》更是辞采绚丽。在合肥一带血雨腥风的征战中,曹操还能这般“书生意气”,这就是历代合肥人的浪漫神奇之处。后来的李鸿章、刘铭传、段祺瑞等“合肥佬”也都能“万马奔腾战犹酣,奔笔疾书好诗文”。
曹操,155年出生于亳州,却成事于合肥。那是一个需要英雄也能够缔造英雄的时代。合肥滋养了曹操也成就了曹操,使之走向成功。曹操一生都主张“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选才用才看重两条,一是武艺高强,二是辞采富含魅力。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的选才用才标准是对的,所以他才得以成就霸业。
让我们来看看曹丕和曹植兄弟权位之争的那个文学经典吧,其中更是文中有武,武中有文。大有“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古代君子风范。已成为魏文帝的哥哥曹丕命胞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作不出来就要行大法,要他的性命。曹植抬步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这首七步诗,良心发现,一时羞愧难当。就这样,一场决定生死的权利之争就这样被“诗化”了。之后,曹植在哥哥和侄儿两代皇权的威严下,以文养生,过完了一生。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也代表了合肥人的机敏与豁达吧。
桐城算得上合肥的近邻,或者说是“合肥的后花园”。清代中叶,桐城派作为中国的文学流派,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桐城派始创于方苞,中经刘大櫆,盛于姚鼐。桐城派在这200余年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崭新的文学之光照亮了合肥,也照亮了华夏文明。
不可忽略的还有对于女性文明的深沉反思。创作于合肥庐江的《孔雀东南飞》,是一部民间流传下来的叙事长诗。全诗共353句,1765个字,是公认的中国叙事长诗之圣。我们不仅要关注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更要研究这首诗的主题与思想价值,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个时代,这首诗倡导的是“女子有才也是德”。你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空篌,十六诵诗书……”这首诗正是因为具有积极的鲜明思想,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对于女性人格尊重的反思,开辟了华夏女性文明重建的先河。这算得上是合肥对女性的同情与尊重吧。所以,近现代文明史中,合肥的才女不断涌现。淮军将领张树声是肥西人士,他的第四代孙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四姐妹才貌双全、德艺双馨,堪与“宋氏三姐妹”齐名,成为20世纪德艺双馨、光耀百年的四颗星星。根据媒体报道,“最后的才女”张充和旅居美国六十六年,一生不改“合肥腔”。20世纪中国文坛孤星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也算是合肥文明滋养的血脉。这种滋养延续至今,带动了一批合肥女作家蜚声文坛,凭借诗文的清雅和华彩,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
“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是合肥人的地域情怀。读书、爱书,是合肥人的文化情结,也是合肥地域文化的显著特色。在被发现的一块古代石碑上面,刻着这么一句话:“有书声,有织声,有孩儿声,才是人家。”历史学家们研究合肥,发现古代和近代的合肥有两点很突出:一是比较富足,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好于周边地区。六家畈、三河镇等一大批古建筑群的出现就是证明,如果老百姓很贫穷,不可能出现那么多质地优良的建筑群。二是耕读之家多,私塾点多。许多人家一边种地,一边让孩子们读书。李鸿章就是出生在肥东磨店这样的耕读之家。他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8人。李鸿章排行老二,他6岁就进入棣华书屋上学。后来又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他1840年考中秀才,1847年中进士,从此一路官运亨通。曾国藩是对他帮助和影响最大的人。考中进士前,他曾在曾门苦读数载,后来一步步走向辉煌,成为肩扛半壁江山的大清重臣。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典型体现。读书才能当官,所以,民间说:“宁愿到考场放个屁,也要为祖宗争口气。”合肥人尤其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鸿章父子当年是这样,李鸿章手下众多淮军将领也是这样。刘铭传在乡赋闲许多年,晚年学文化、学书法、学习诗歌,并且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传于后世。他最下功夫的件事就是修建小岛,每天早上用小船把后生们送到岛上读书,天黑后才接回来,以防干扰。从这些可以看出,崇文成了一位武将毕生的最高追求,而这远比他出任首任台湾巡抚来得精彩。
合肥还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叫王亚樵,他虽为武行,暗杀大王,却“文”情深入人心。他不仅自己读书写诗,还在上海滩办学校,解决安徽难民子女入学问题。他们都走出了合肥,成名发达之后,都拿很多钱回来办学堂、捐修文化名胜,做了很多与“文”相关的好事。
合肥人的崇文精神和读书人气质决定了他们一生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抉择的处事能力。不管遇到大事小事,他们总是比别人有远见,技高一筹。他们都曾多次遇到逆境,但都很快力挽狂澜,迅速崛起。合肥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包拯、周瑜、杨行密、李鸿章、刘铭传、丁汝昌、张治中、李克农、冯玉祥、段祺瑞等。深厚的合肥文化底蕴,使古今合肥“江山代有才人出”,而且年年岁岁各不同。但在这个“不同”的背后,有一点是他们共有的,这就是合肥人的崇文情怀。


QQ截图20210219204053.pn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