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经常骂我,所以决定离职”领导:没有大格局,不值得培养

118.jpg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非常优秀的人,他叫耕柱也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的学习之路走得并不坦顺,因为他老是被墨子骂。

有很多次耕柱都想要去问墨子为何骂他,可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直到后来,墨子又责骂耕柱让他在纵学子面前颜面尽失,耕柱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情绪,便问墨子:

“老师,您这么多学子当中,为何经常骂我,难道我是最笨的一个”

墨子听完回答:“如果我要登太行山,你觉得是选择用良马来拉车,还是选择用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当然是用良马拉车了”

“为什么不用老牛”墨子反问

“因为良马有这个能力,而老牛没有”耕柱回答

“同样的道理,我之所以经常骂你并不是因为针对你,而是想有一天你能有这个能力,因为你值得我一再教导。”墨子说道。

看完这段对话,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实际上墨子教导耕柱的对话中,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职场升职要诀——领导骂你,并不是有意针对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培养你,培养你做事的认真仔细的能力,培养你的抗挫能力。没有谁会有事没事的骂你,即浪费时间又不讨好,除非你的领导真的很闲。

这也就间接的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看事情不要只看事物表面,要结合实际情况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要贸然下定论,有些看似折磨你的人其实是在让你更好的成熟成长。

“领导经常骂我,所以决定离职”领导:没有大格局,不值得培养

作为一名合作的员工,一定要学会接受批评与责骂,尽管你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情。至少,学会接受责骂与批评会让你有以下几种提升:

一:抗挫抗击打能力的提升。

记得多年之前一位叫何洁的同事,那时的她刚来公司的时候内心非常的脆弱,领导批评责骂她或者同事排挤她会受不了,甚至背地里偷偷抹眼泪;做一项工作完成一半的时候她觉得太难便会退缩。

后来,领导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于强化她脆弱的心灵,就是一开始给她一巴掌的同时便给她一颗糖,打个比方说,领导依旧会批评她工作做得不到位,但批评过后会表扬她做得好的一面,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奏效。一段时间过去了,领导一改往日的作风,批评归批评,责骂归责骂,不附加其它表扬,没想到何洁面对领导批评的时候再也不会闪躲,而是虚心接受。

之前的她做工作会因为困难而逃避,一旦她想到工作完不成会被领导批评责骂,她便想方设法的将其完成。

有些时候,不要低估了批评与责骂的力量,虽然它有时能挫伤一个人的积极性,但同样它也能成为一个人前行的动力,同挫伤一个人的积极性相比,成为一个人前行的动力更具有意义。

二:积极心态的提升

正如之前所言,很多事情都具有双面性,有人能因为批评责骂而变得心性浮躁,大大降低工作的积极性,这类人大多都是由于个人心态所导致,他们更喜欢听褒奖之类的话。但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做错事的可能,尤其是在职场做错了就应该有相应的责罚。

但还有一类人,他们学会在批评与责骂当中成长。他们懂得领导的不易,为了尽可能的得到领导的认可,在工作方面也会各方面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领导经常骂我,所以决定离职”领导:没有大格局,不值得培养

三:晋升能力的提升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令人成长最快的一种方式便是学会批评”。

如果你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场合呆过,一定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所有人都是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对于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凡谁超时或者没能按时完成,最终都会主动签罚单,甚至会得到领导相应的批评。然而,备受批评的同事通常不会再犯同样类似的错误,这就是最显著的成长方式之一。

可能有朋友会心生疑问,个人成长与晋升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一定用相辅相成。

之前我有一位做餐饮管理的同事,没多少文化,不懂电脑,不懂基本的文档制作。但他的上级领导要求他自己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上交文案一定是电子打印版,而非手写版。

一开始这位同事试图以不会,文化低下为由交了一份手写的文案上去,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被领导在办公室足足骂了半个小时,可能有人会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自从被领导骂过之后,这位同事想尽各种办法去学习电脑操作与制作文档,对于他来说同样的经历不会有第二次,因为第二次说不定就是挨骂一小时或者面临着更重的处罚。

最终在他领导的严格要求下,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个各方面工作能力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跨度。后来这家公司又向外拓展了新店,在所有的竞争者当中,只有这位同事的竞选词脱颖而出,因为他的更专业,更有深度,就这一点便足以超越其他竞争者。

当下职场迅猛的发展让人有些错手不及,以前可能凭着一纸文凭就能得到很高的待遇,你可以选择领导,选择工作。但现在不行,如果你无法适应领导的管理方式,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最终可能就只能面临着被劝退的风险。

新闻后缀图片.jpg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qyzyw.com/article/1107